蝶閥又叫翻板閥,主要由閥體、閥桿、蝶板和密封圈組成,是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發明的,50年代傳入日本,而在我國推廣則是70年代后的事了。蝶閥有體積小、安裝空間小、重量輕,開關迅速、90°往復回轉,驅動力矩小等特點,用于截斷、接通、調節管路中的介質,具有良好的流體控制特性和關閉密封性能。
中國閥門產業鏈眾多,但非閥門強國??傮w上去看我國已經邁入了世界閥門大國的行列,但從產品質量來看我國離閥門強國仍有很長的一段差距,好多高參數、高溫高壓的關鍵閥門仍依賴進口。所以未來行業將是閥門產品質量安全和產品品牌之間的競爭,產品向高技術、高參數、耐強腐蝕、高壽命方向發展,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進行技術改造,才能逐步提高產品技術水平,滿足國內裝置配套,全面實現閥門的國產化。
蝶閥按結構形式分有:中心對稱蝶閥、單偏心蝶閥、雙偏心蝶閥、三偏心蝶閥以及四偏心蝶閥。如今市面上還未出現四偏心蝶閥產品,今天在這里介紹一下偏心蝶閥的進化史。
圖1
一、中心對稱蝶閥
該種蝶閥閥板以閥桿為中心對稱布置,即閥桿軸心、蝶板中心、閥體中心在同一位置上。其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常見的襯膠蝶閥即屬于此類。缺點是由于閥板與閥座始終處于擠壓、刮擦狀態,造成阻矩大、磨損快。見圖1.
圖2
二、單偏心蝶閥
為解決中心對稱蝶閥的問題,由此產生了單偏心蝶閥(如圖2),其結構特征為旋轉主軸在密封副的軸向方向上有一個距離偏心,從而使密封副上下端不再成為回轉軸心,分散、減輕了蝶板上下端與閥座的過度擠壓。
三、雙偏心蝶閥
單偏心蝶閥相對于中心對稱蝶閥雖然有所改進,但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為此在其基礎上又做了進一步改良,即產生了雙偏心蝶閥(如圖3),其結構特征為閥桿軸心即偏離蝶板中心、也偏離蝶板中心,實現了閥門開啟后,閥板能比較迅速的脫離閥座,大幅度削減了閥板與閥座的過度擠壓和刮擦,減小了開啟力矩,降低了磨損,顯著提高了閥座的壽命。這種設計使得雙偏心蝶閥可以采用金屬閥座、提高了蝶閥在高溫領域的應用。但因為其密封原理屬位置密封構造、即蝶板與閥座的密封面為線密封、通過蝶板擠壓閥座所造成的彈性形變產生密封效果、故對關閉位置要求很高(特別是金屬閥座)、承壓能力低。
圖3
四、三偏心蝶閥
雙偏心蝶閥無論怎么設計,閥座與閥板密封面總是存在擠壓變形的,于是產生了三偏心蝶閥(如圖4)。三偏心蝶閥是在密封副為錐面結構的雙偏心蝶閥的基礎上進行一個角度偏心而得來的。經過第三次偏心后,蝶板的密封斷面不再是正圓、而是橢圓。其最大特點是從根本上改變了密封構造,不再是位置密封,而是完全依靠閥座的接觸面壓來達到密封效果。真正做到無摩擦開啟,減小了開啟扭矩,降低了磨損,提高了閥座壽命。而且可以做到金屬閥座零泄漏,并且因接觸面與介質壓力是成正比的,耐高溫高壓也迎刃而解。
圖4
五、四偏心蝶閥
四偏心蝶閥(如圖5)不同于三偏心蝶閥是第4偏心是一個可變的任意值(三偏心蝶閥中該角是個定值),其嚙合角也是一個可變的任意值,那么根據工況要求,在不同的環境中設計出各種合理嚙合角,使閥門更容易開啟。第二偏心的尺寸可以設計的更小,可以從以前的偏心十幾毫米到2-3毫米,第二偏心的偏心矩也就大大降低,從而閥門開啟的扭矩也大大降低,閥門驅動所配的執行器的選型可以選的更節能經濟,其整機價格,在相同的工況下,比其他偏心蝶閥要經濟的多。
圖5
我公司通過5年的研發,在原有三偏心蝶閥的基礎上設計出的四偏心蝶閥在經濟適用性上是一次質的飛躍。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偏心2小,嚙合角小,所以扭矩小,閥門所配執行器更經濟節能,還有效降低了蝶閥的使用能耗,高效的實現了節能環保。